一朝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棉花糖小说网www.legacyanimation.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父母都是知青,今天特地问了他们,然后跑过来回答啦

父皇这边

Q:是多大下乡的呢?为什么要走Q呢?不走可以吗?

A:17岁知青下乡的,当时是每家都要有人下乡,响应号召必须要去,不去的话街道就到家里找麻烦。

Q:去哪里下乡呢?那边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A:下乡到了内蒙的呼伦贝尔。

那里分农区和牧区,爸爸去的是农区,20多户人家只有5户是蒙古族,其他人都是汉族,语言基本没有问题。

住:土房,火炕,每间屋子6个人。

吃:知青下乡都有一笔安家费~,每月6元,第一年去队里买粮食,那时候白面是1毛8分5,一斤,第二年就开始用公分换粮食了。

穿:家里带去的衣服。

行:走着。。。

因为是农区,知青们自己种菜,还可以从队里买,大家轮流做饭吃,不管会不会,不会也得学着做,要不吃什么。

Q:在那边做什么呢?

A:种地。天亮就一起去田里下地干活,中午吃饭,下午继续干活,直到天黑回来。

Q:有什么困难呢?

A:最大的问题呢,是粮食不够吃,都是大小伙子,干的又是重体力活,因为那时候没有零食,菜也不像现在这么多这么丰富,肉也很少很少吃,基本上每个人要吃6-7碗饭,有限的钱买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只能先找队里或者老乡借粮,下月再还

生活水平比当地最差的老乡家里还要差,毕竟人家是有家底的,知青什么都没有。

3年时间,然后选调到东北某村,进工厂上班。

母后这边的情况就好得多了

Q:是多大下乡的呢?为什么要走呢?不走可以吗?

A:妈妈是学校的先进分子,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家里不让去但是她一定要去,最后是偷了户口本去报名的。是当时的第一批知青,还不到17岁。

Q:去哪里下乡呢?那边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A:内蒙呼伦贝尔。同样是分农区和牧区,妈妈这边去的算是半农半牧区~,偏牧区多些。

当地是40多户,只有2户是汉民,其他都是蒙古族,而2户汉族一户是地主一户是富农,组织是不允许知青和他们说话的,蒙古族老乡基本不会汉话,沟通就是比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乡村振兴:种地养鱼喂鸡,搞旅游

乡村振兴:种地养鱼喂鸡,搞旅游

两颗红豆
杨天修仙归来,开始悠闲恬静的乡土生活,没事养养鱼,种种地,带带娃。 为了让家乡发展起来,他利用修仙的力量搞起了三农经济,还把后山改造成为了全国唯一一个猎场。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留意到这个小山村,也吸引来了很多来自四面八方游客。 渐渐的,安静祥和山村开始变得不平静起来。
言情 连载 105万字
重生后中奖8亿怎么花

重生后中奖8亿怎么花

鹿丫儿
前世中奖8亿,却惨遭众叛亲离,万般折辱。 重生归来,那些坑害她的人,这8亿奖金休想拿得一分。 买豪宅豪车,让那些人看得着吃不到,急死他们。 办公室里泡泡茶,当当总监,人生是自己的,怎么快乐怎么活。 跟着秦总学钓鱼,看着那些魑魅魍魉互相缠斗。 闲着没事操练一番兵书上的妙计,都说商场如战场,在这没有硝烟的战争里,谈笑间定稳乾坤。
言情 连载 69万字
雨花石

雨花石

萧毅
石渴刚出生便没有了母亲,在那个封建迷信的年代里杨卫华的离去全都被归咎与刚出生的小石渴的身上,就因为接生时产婆看到她脸上的痦子,一句不经意的话,彻底是断送这个女孩的一生,纵使是她不断努力也没能让她感受到一丝的父爱,又加上奶奶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彻底让她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可她不管如何的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可最后都会被救下来,最后她只好认命,既然死不了了那就干脆放弃轻生的念头,十五岁那年石渴异父异
言情 连载 43万字
是你不将就

是你不将就

那呐咪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言情 连载 37万字